[lóu hāo] 蒌蒿 (桔梗目菊科植物) 蒌蒿(学名: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. ex Bess..)是菊科,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;植株具清香气味。有匍匐地下茎。茎少数或单,高可达150厘米,初时绿褐色,后为紫红色,有明显纵棱,下部通常半木质化,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,叶片纸质或薄纸质,上面绿色,或近 ,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;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,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叶柄无假托叶,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;中部叶近成掌状,头状花序多数,长圆形或宽卵形,苞片卵形或近圆形,背面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短绵毛,花序托小,凸起;雌花花冠狭管状,花柱细长,7-10月开花结果。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云南及贵州等省区;蒙古、及苏联也有分布。多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,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;可葶立水中生长,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、山坡、路旁、荒地等。 蒌蒿的全草入药,有止血、消炎、镇咳、化痰之功效,嫩茎及叶作菜蔬或腌制酱菜。 中文名:蒌蒿 学 名: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. ex Bess 界:植物界 门:被子植物门 纲: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:合瓣花亚纲 目:桔梗目 科:菊科 亚 科:管状花亚科 族:春族 亚 族:菊亚族 属:蒿属 亚 属:蒿亚属 组:艾组 种:蒌蒿 系:萎蒿系 Ser. Selengenses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;植株具清香气味。主根不明显或稍明显,具多数侧根与纤维状须根;根状茎稍粗,直立或斜向上,直径4-10毫米,有匍匐地下茎。茎少数或单,高60-150厘米,初时绿褐色,后为紫红色,,有明显纵棱,下部通常半木质化,上部有着生头状花序的分枝,枝长6-10(-12)厘米,稀更长,斜向上。叶纸质或薄纸质,上面绿色,或近 ,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;茎下部叶宽卵形或卵形,长8-12厘米,宽6-10厘米,近成掌状或指状,5或3全裂或深裂,稀间有7裂或不的叶,叶的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5-7(-8)厘米,宽3-5毫米,不的叶片为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6-12厘米,宽5-20毫米,先端锐尖,边缘通常具细锯齿,偶有少数短裂齿白,叶基部渐狭成柄,叶柄长0.5-2(-5)厘米,无假托叶,花期下部叶通常凋谢;中部叶近成掌状,5深裂或为指状3深裂,稀间有不之叶,叶之裂片长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3-5厘米,宽2.5-4毫米,不之叶为椭圆形、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宽可达1.5 厘米,先端通常锐尖,叶缘或裂片边缘有锯齿,基部楔形,渐狭成柄状;上部叶与苞片叶指状3深裂,2裂或不,裂片或不的苞片叶为线状披针形,边缘具疏锯齿。 头状花序多数,长圆形或宽卵形,直径2-2.5毫米,近无梗,直立或稍倾斜,在分枝上排成密穗状花序,并在茎上组成狭而伸长的圆锥花序;总苞片3-4层,外层总苞片略短,卵形或近圆形,背面初时疏被灰白色蛛丝状短绵毛,后渐脱落,边狭膜质,中、内层总苞片略长,长卵形或卵状匙形,黄褐色,背面初时微被蛛丝状绵毛,后脱落,边宽膜质或全为半膜质;花序托小,凸起;雌花8-12朵,花冠狭管状,檐部具一浅裂,花柱细长,伸出花冠外甚长,先端长,2叉,叉端尖;两性花10-15朵,花冠管状,花药线形,先端附属物尖,长三角形,基部圆钝或微尖,花柱与花冠近等长,先端微叉开,叉端截形,有睫毛。瘦果卵形,略扁,上端偶有不对称的花冠着生面。花果期7-10月。 主要变种 无齿蒌蒿(Artemisia selengensisTurcz. ex Bess. var.shansiensisY. R. Ling)与蒌蒿区别在于无齿蒌蒿叶的裂片边缘全缘,稀间有少数小锯齿。分布于中国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;多生于中、低海拔地区的山坡或路旁。模式标本采自山西。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内蒙古(南部)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(南部)、甘肃(南部)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(北部)、四川、云南及贵州等省区;多生长在低海拔地区的河湖岸边与沼泽地带,在沼泽化草甸地区常形成小区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与主要伴生种;可葶立水中生长,也见于湿润的疏林中、山坡、路旁、荒地等。蒙古、及苏联(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)也有。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西伯利亚东部色楞格斯克附近。 繁殖方法 繁殖方式选择:藜蒿的繁殖方式一般有5种,即种子繁殖、分株繁殖、茎秆压条繁殖、地下茎分段繁殖、扦插繁殖,以扦插繁殖最为经济实用,生产中最好选择扦插繁殖。 整地作畦: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,土质肥沃、疏松、深厚、灌溉条件好的耕地,栽种前进行翻耕晒土,深耕细耙,平整作畦,畦宽1.5-2米,畦高0.3米,畦长15-20米。667平方米条施腐熟猪牛粪3000千克或腐熟菜饼150千克或进口三元复合肥70千克。 扦插育苗:7-9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藜蒿老茎秆,截去顶端嫩梢,将老茎秆截成20厘米长的小段,斜插入土2/3,地面露出1/3,插条与地面夹角35-45°,每穴插2根,插后踏紧土壤、浇足水。昆明大叶白藜蒿的株行距为10厘米×10厘米,667平方米扦插92000根,叶青藜蒿的株行距为15厘米×15厘米,667平方米插41000根。扦插前15天用除草剂拉索或氟乐灵对耕地进行喷雾处理1次,插条发芽后可用除草剂盖草能、精稳杀得或精禾草克喷雾除草,或人工及时清除田间杂草。藜蒿耐湿不耐旱,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但不能积水,以促进幼苗生长。 栽培技术 追肥:扦插后7天左右萌芽生根,梢长3厘米时,667平方米追复合肥20千克提苗,植株封行前再追施同量复合肥或尿素10千克,用0.3%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进行叶面喷肥。以后每收割1次,都要同量追肥。 灌水:插后3-4天浸灌1次透水,发芽后可酌量减少水分,保持土壤湿润。以后每施1次肥就沟灌一1次透水,但不要漫到畦面,以免引起土壤板结影响透气,导致插条腐烂。大雨后要注意及时排渍。 中耕除草:扦插后由于经常灌水,土壤容易板结,萌芽后要适时中耕松土透气。植株封行以前拔除杂草,以免影响幼芽生长。 间苗:当幼苗长到3厘米左右时要及时间苗,每蔸保持3-4株小苗。否则,幼苗过多,造成拥挤,会影响藜蒿的商品性。 主要价值 蒌蒿全草入药,有止血、消炎、镇咳、化痰之效,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效果良好;民间还作“艾”(家艾)的代用品;四川民间作“刘寄奴”(奇蒿)的代用品。嫩茎及叶作菜蔬或腌制酱菜。 免责声明:本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版权或其他权利,请通知我及时删除。